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摄影图书编辑的摄影经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11/6/3 作者:


■商报记者 钱秀中 采写/整理

爱摄影,折腾并快乐着

□陈伟斯(人民邮电出版社摄影图书编辑)

我的器材:第一台相机是Canon IXUS 330,现在使用Panasonic GH2。最喜欢的是Leica M4-P。不断纠结要不要升级装备,不断在网上研究各种测评。哈,“器材控”,你懂的!

摄影乐趣:自由的个人表达,酣畅淋漓。摄影就像触电一样,指尖触碰快门那刻,全身处于极度亢奋的状态。

最喜欢的摄影类型:平凡的日常生活,无所谓类型,无所谓风格。摄影的本质就是记录生活。

摄影感悟:摄影的动机最好跟摄影一点关系都没有,这才比较容易拍出感人的照片。忘掉摄影吧,有很多事情比摄影更重要。

与大多数摄影爱好者一样,我第一次真正接触摄影也是从一台小数码相机开始,从此被领入这一领域。从摄影发烧友到摄影图书编辑,一路走来,有这样一些人对我影响很深。

第一位是安塞尔·亚当斯。2002年,拥有了人生第一台数码相机后,我开始对摄影产生浓厚兴趣。当时我在念大二,专业是法律英语。也许是由于法律专业的严谨,我开始用学术的态度对待摄影,并决定从基础开始自学。在浏览过众多经典摄影作品后,我被亚当斯的照片所吸引。亚当斯的风光照片气势恢弘、细节丰富、影调绵长且富有意境。自此,我开始接触黑白摄影。我在学校的图书馆里找到亚当斯的原版摄影著作《The Camera》、《The Negative》以及《The Print》,从此开始沉溺在黑白胶片、药水与印相纸之中。尽管进入数码时代,很多人都不再重视黑白暗房的练习。但我认为,那段时光里,胶片摄影与传统暗房的操练为我的摄影技术打下坚实的基础,就算在数码时代也受用匪浅。特别是“区域曝光理论”,让我掌握了摄影中重要的曝光环节,对制作完美影像奠定基础。

第二位是科林·雅格布森,他是我在伦敦念“报道摄影”硕士时的导师。2006年,基于对摄影的无比热爱和追求,让我决定远赴英伦的University of Westminster (M.A.D) 媒体设计学院修读摄影课程。科林·雅格布森是英国最负盛名的图片编辑,曾在《星期日时报杂志》担任图片研究员,在《经济学人》、《观察者杂志》和《独立报杂志》担任图片编辑。1955年,他便开始教学生涯,任教于英国各大著名艺术院校。近年,他四次入选“世界新闻摄影大赛”评委,其中两次为评委主席。科林经历了报道摄影的黄金年代,他的审美观、他对报道摄影的理解、他对影像力量的信仰,都深深影响了我。科林的课使我更从本质上解读与衡量摄影。他给了我一个历史的坐标,一个评判报道摄影的坐标。科林对影像的执着,在他出版的摄影杂志上表露无遗。一本名为《Reportage》的杂志曾出版十多年,在2001年转为网络出版,我认为每一本《Reportage》都是收藏级的经典。

科林是个活泼的老头。平常会跟学生开玩笑,玩爵士乐,参加学生们的派对。但他谈到摄影时总是那么认真严谨,犹如一本活字典。科林不会拍照,但他比摄影师更了解摄影。每次在我自认为对某个摄影问题研究透了的时候,科林总能比我谈得更多、更具体、更直指问题的本质。对我来说,科林就是偶像级的人物。他令我开始向往编辑这个角色、并向这个方向发展。

如果说科林带我经历了报道摄影的黄金年代,那么马丁·帕尔扩宽了我的视野,特别是新报道摄影时代。我刚到伦敦时,总苦于难以找到拍摄的主题。老师劝我说,你并不是一定要拍到国际重大事件的。平凡的生活就是马丁·帕尔拍摄的主题,不仅色彩艳丽,且带着滑稽和辛辣的讽刺。就如他的照片一样,他的语言也极幽默。我曾在利物浦参加过马丁·帕尔的讲座,笑场是常有的事。

另外还有大卫·布里顿,他是英国摄影杂志《Creative Camera》的文字主编,也是我念硕士时的老师,他讲的课是关于出版理论和文化研究的。在上他的课以前,我很怕碰触摄影理论。因为我认为照片是很难被解释的,但摄影本身是一种文化现象、艺术手段。我们可以去研究这种现象所反映的价值观、时代背景和影响等等。对理论的研究就是从各种现象中抽象提取出精要的普遍原理。在第一节课,大卫把《生活》杂志所有经典的图片报道拿出来向大家讲解,我方知道,摄影是这样研究的。可以说,大卫·布里顿交给了我一把研究的钥匙,开启隐藏在摄影背后的那扇门。总的来说,对摄影的热爱、对摄影术的严谨以及对影像表达的坚持是支撑我成为摄影图书编辑的支柱。我是从一名摄影爱好者成为摄影从业人员的,我深刻地意识到摄影图书对每一个摄影爱好者的重要性。做好每一本摄影书,是我工作的基础和动力。

摄影界流传着这样一些名言:想让一个男人“倾家荡产”,就给他一台相机吧;摄影穷三代,单反毁一生。虽然有点夸张,但却反映出中国摄影发烧友的普遍状态。我也一度非常痴迷相机,从卡片机到单反相机、从中画幅到大画幅、从数码到胶片,使劲折腾。折腾器材的过程,其实是成长的过程,代价就是付出金钱。我从不鼓励过分迷恋摄影器材,但我也从不奉劝发烧友放弃对器材的追求。折腾器材是很“爽”的过程,与别人分享“器材发烧心得”也是很开心的,参加网络上的器材大比拼更是欢乐。但我觉得每个“器材控”都该花点时间想想,摄影究竟为了什么?摄影的本质是什么?

不是每一个爱摄影的人都爱“烧”器材,但爱摄影的人一定热爱生活。与其折腾器材,不如让摄影融入生活,快乐地摄影。生活中的摄影不必拘泥于形式、技巧,Snapshot就对了!Snapshot就是“拿起就拍”。在现实生活中,大部分的人都是采用这种“快拍”的方式拍照的。美国亚里桑那州立大学的摄影教师Bill Jay,曾经在1971年发表过一篇推崇“快照”的文章,里面提到这样一个例子:一位母亲在沙滩上看着她的孩子在水边嬉戏。她的目光充满关爱,孩子们的玩耍触动了母亲。她从篮子里取出一台“宝丽来”相机并“快拍”了一张照片。在此,这位母亲拥有了一个伟大摄影师所具备的因素,她在精神上无限靠近最好的摄影师,只是她没有意识到而已。

其实,手机也是一个很好的摄影工具,它的最终效果不太受控制,恰恰为每一个普通人提供了在精神上接近顶级摄影师的机会。随兴、随心、随意,不正是快乐摄影的本质么?这样的照片才能最真切地汇集了对生活、情调、感官的丰富体验。

身中摄影的“剧毒”

□郭 丹(辽宁美术出版社编辑)

我的器材:大学时用尼康FM2,后来用宾得67-2、林哈夫S45座机

最喜欢的摄影类型: 纪实摄影,因为它更能够锻炼和培养摄影师以不同的思维观点去发现。我喜欢的摄影师很多,最喜欢是国内的吕楠。他的作品让人感觉到照片背后的真实平和。

摄影乐趣:与职业摄影师或摄影发烧友交流会产生很多共鸣,这些共鸣能够让我不断拓宽思维,完善自己。

摄影感悟:避免浮躁,心态平和,善于发现。

看到采访的标题,我有些囧了,因为我真的不敢把自己的闲侃说成是“经”。

记得刚上小学时,老爸由于工作原因,经常借用单位的相机拍摄风光、儿童、花卉、静物,用作出版挂历、年历的图片之用。相机的牌子现在来看也都是不错的,有哈苏、玛米亚、理光、美能达等。要知道当时一台相机的价钱可不比彩电差到哪儿去。偶尔老爸也会用这些相机给家里拍些合影,在这期间我的重要任务就是帮着拎包和打下手,也就是现在的“摄影助理”。

那时我经常拿着家里的傻瓜相机“创作”,多是班级联欢会合影和纪念照。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我带着老爸单位的照相机——外面包着皮壳的那种,给班里拍照。因为对《西游记》里面如来佛祖印象很深,所以记得这个相机的名字好像也叫“如来”(我当时跟同学、老师也都是这么说来着)。长大后,我才知道那是一台有着传奇色彩的德国相机:禄莱(ROLLEI),现在已是价格不菲了,而且是非常难觅的机型。直到如今,我还总常把当年的无知当作难得的经历跟朋友吹嘘:禄莱啊,那可是禄莱!

高考时,我填报的第一志愿的专业未能如愿。我每天的日子就像天气预报里面讲的“今天白天与夜间大部分地区有霜降”般的压抑。过了几天,一条喜讯突然传来:我报的另一专业来了录取通知书,恰恰是我当时无意中填写的摄影。就这样,我再一次与摄影相遇了。

对于器材的狂热是每个摄影爱好者所必经的,而且大都会身中剧毒。我也没能逃出这个厄运。大学时我对器材没什么概念,只听说尼康FM2是尼康魂,同学们相继一窝蜂的购买,但大多配的都是自动头。(一是为了节省银子,二是觉得相机上只要有FM2字样就可以)。上学时我拍的片子一股脑的全是民俗、风光,对其他一概不知,也不愿去多想,就是一个字:拍。以至于毕业以后需要销毁和没地方存放的“作品”多达上千张,我那个汗啊,浪费多少钱啊!各类大小比赛,我全都参加,也反馈回一些不大不小的奖项,窃喜N久。回想起来,当时很是浮躁,现在很是惭愧。我没能认真体会和了解摄影真正的含义。

我真正身中剧毒应该是在大学毕业后。那时我超级迷恋风光摄影和时装摄影,整天钻在网上和各大摄影杂志里寻找这方面摄影大师,了解他们所使用的相机。通过性价比评估,我摸了摸腰包,再加上父母支援,花了三万多选订宾得67-2,再加两支头(45MM和100MM)。拿到手里,我那个兴奋,终日神魂颠倒。后来风光照没咋拍,反倒拍了许多室内外建筑,例如酒店、酒吧、餐厅等。这机器的确很好用,方便,快捷,价格又低于哈苏、康太时许多,篇幅还大。期间我的确为买了这套机器而庆幸,但好景不长。因为平时看了很多建筑的片子,发觉自己67的画幅不够,最后又购置了一套林哈夫S45座机,以及镜头,配件若干。

由于工作关系,我后来拍照时间越来越少,看书越来越多,包括理论性的、观念性的还有实践性的,结果又中毒了。通过读书,我发现自己欠缺非常严重。我在器材上的中毒不算是轰轰烈烈的,但也花了不少银两。然而,通过读书,我意识到摄影最重要的应是对摄影的理解,其次是题材的方向,最后才是器材的选择与应用。也就是在这段时间,让我真正意义上喜欢上摄影了。我也曾策划过一些摄影书,例如“黑冰摄影教研室”、“绝妙拍摄”系列。现在看来这类书没有准确的受众人群,自己也觉得不够理想。因为摄影行业分类越来越细化,这就更要求策划者对读者群准确掌握了。

玩摄影是行动更是心情

□林 杉(中国青年出版总社北京中青雄狮数码传媒科技有限公司摄影图书部主编)

我的器材:第一台相机是柯达的绰号为“牛舌饼”的一款消费级数码相机。小时候也用过几次家里的海鸥牌胶片相机,但因为一直被老爸当宝贝不让多碰。现在用的是Canon EOS 550D,因为它在数码单反相机里相对小巧轻便,功能齐全。部门配备的相机是Nikon D90,也用得不少。

最喜欢的摄影类型:风景

摄影乐趣: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记录生活中的点滴。

摄影感悟:摄影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玩摄影是一种行动,更是一种心情。

从小我就喜欢用相机拍照,觉得快门凝固瞬间很有意思。记得有一次,我用家里的海鸥牌胶片相机拍自己收藏的几百个转笔刀。由于当时也没有什么微距摄影的概念,我辛辛苦苦拍了一下午,用了两大卷胶卷,最后冲出来后只有四五张清晰的。这让我郁闷了好多天。上学时,我也时常拍些身边风景和小物件,用的都是普通的消费级相机,基本就是用那几个场景模式拍摄,从没试过调整拍摄参数以拍出特殊效果,也从没有想到将来会更多地接触到这个领域。

2007年,中青社介入摄影出版,在短短两三年的时间里迅速发展。我有幸自中青社一开始涉足摄影出版时就参与了进来,并持续做到了现在。我参与策划了《DSLR数码单反摄影圣经》、《数码单反摄影从入门到精通》、“摄影1分钟秘笈”系列图书等;参与策划引进了“国际摄影基础教程”系列图书、《Photo Box:210位伟大摄影师的传世杰作》、《Canon相机100%手册没讲清楚的事》等外版图书。其中《DSLR数码单反摄影圣经》连续两年名列同类书销售排行榜榜首。

中青社在短短几年内做出了一大批畅销书、常销书,这与我们拥有一支敬业、专业的摄影图书编辑团队是分不开的。这些编辑大部分是摄影专业出身。而少数非摄影专业出身的(包括本人),都会“恶补”摄影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尽快融入摄影圈,时刻关注圈内动态,以保证自己在做书时的专业性。从另一方面说,正因为自己拥有从门外汉到入门、再到进阶,甚至到精通的学习摄影的经历,我们才能够更充分地了解不同层次摄影书读者的阅读需求,从而做出更贴近他们需求的产品。

我觉得如果不懂、不爱好摄影,做出摄影畅销书是比较困难的。因为没法准确地分析市场,指导作者,包装图书。因为工作,我需要更多地了解摄影,所以就自己买了单反相机,平时多拍多玩,也看了一些摄影方面的书,慢慢地开始尝试更多地变换方式去拍,也会换镜头、加装滤镜之类的。在工作中因为要与众多准专业和职业摄影师合作,会接触到很多摄影圈内最新的、有意思的信息,让我从对这个行业从很陌生到逐渐加深了解再到融入。我们的多位摄影图书作者都帮助过我,尤其是《DSLR数码单反摄影圣经》的作者雷依里,他的许多想法和观点对我很有启发。

就我自己来说,我比较偏好的风景摄影。置身于美丽的风景中,无论是自然景观还是人文景观,我都有冲动把它们记录下来,方便以后回味。除了工作需要,我玩摄影的目的不是为了找个饭碗,而是陶冶和休闲。我理想中的相机是拥有准专业级单反强悍的性能和卡片机轻巧的机身,配套的镜头在保证成像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轻巧。呵呵,这个理想是不是有点白日做梦的感觉呢?

文字世界 摄影人生

□马 声(《电脑报》图书出版部编辑)

我的器材:2001年开始使用Nikon Coolpix 950数码相机,2004年开始使用高端消费级数码相机Sony F828,2007年购买第一台数码单反相机Nikon D80。配置了Nikkor 18-70mm、50mm F1.4、70-300mm、12-24mm镜头,旅游、人像、长焦、广角算是基本配齐,不是什么极品,但作为爱好足够了。

最喜欢的摄影类型:人文纪实摄影,这类摄影最富有深刻的含义,最能激动人心,震撼心灵。我最喜欢的摄影师是李少白。

摄影乐趣:美的感受,心灵的熏陶。

摄影感悟:摄影人要有宽宏的胸怀,博大的爱心,艺术的审美,敏锐的眼光、细腻的感触。

记得上小学的时候,表姐送我一个企鹅样子的玩具相机。我爱不释手,马上扭着爸爸去买了个胶卷,拍下了我人生中的第一张照片。上中学后,家里买了傻瓜胶卷相机,每逢和家人、同学旅游,我都要带上它。进入大学计算机系后,我自然对IT产品保持着较高程度的关注,摄影爱好也从未放弃,还经常和影像工程系的同学一起交流。

真正称得上玩摄影,还是从工作后开始。大学毕业后两年,我来到了国内一家知名的IT媒体——远望资讯的《微型计算机》杂志社。因为在编辑一些计算机、数码类图书时,比如硬件组装、DIY、数码产品应用等,都会遇到自己拍摄产品的情况。最开始我用数码相机拍摄时,只会用全自动模式,手持拍摄,这样拍出来照片质量自然不理想。后来,我购买了三脚架,将稳定性提高,并试着用手动模式拍摄,尝试不同的光圈、快门、白平衡、曝光补偿、微距,布置拍摄台、背景、补光、布光等,反复不停地尝试。久而久之,我就将相机的性能、用法了然于心。杂志社里很多同事喜欢摄影,我们经常互相交流。领导也组织了多次的摄影讲座活动,聘请高校的摄影老师来进行讲座。我还开始关注一些摄影杂志,例如《新潮电子》、《摄影之友》、《中国摄影》、《大众摄影》等。此外我参加了新闻专业自考,以及不定期的外拍活动,都为我的摄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05年,我加入了户外驴行圈,并担任当时新成立的“重庆驴友空间”网站的版主。从前单调枯燥的生活,一下子变得丰富有趣。在驴行中,我不仅走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也认识了很多真诚的朋友。我们还策划过一次“驴友希望行”活动,召集爱心驴友,去看望偏远山区的学校学生和老师。我担任了此次活动的全程专职摄影工作,记录了许多真实、感人的场景。从那以后,我们建立了希望行公益基金,每年驴友空间都会筹划一次希望行活动,吸引了来自西南各省区的驴友和爱心人士,影响广泛。摄影在这一刻,不再仅仅是感观美的享受,而是心灵美的积淀,人性的升华。

2007年,我购买了第一台单反相机,当时别提有多兴奋了,到处炫耀,感觉很有面子。从那以后,“驴行”中的摄影就不仅仅是记录了,更多的是思考怎样进行创新,拍摄既美丽又富有意境、有意义的照片。从那时起,我才真正有了主动积极学习摄影的动力,并从更高的角度,更广的风格,更深的技术去研究摄影。从开始逢景便拍,逢人便照的,到后来越来越不容易按下快门,思考得更多。每次出行、外拍或扫街,我拍的照片越来越少。因为我觉得,学会思考是摄影的关键。

很多驴友也是摄影爱好者,其中不乏专业人士。在驴行中,我认识了不少中国摄影家协会、重庆市摄影家协会等团体,以及金夫人、玛雅等摄影团队的老师。和他们一起出行,让我学到了很多摄影知识、独特的摄影理念。一年后,在重庆市摄影家协会的领导下,我们在“驴友空间摄影协会”基础上成立了“重庆摄影家协会青年分会”,即重庆市青年摄影家协会,我也有幸成为了协会的第一批正式会员。

我曾经策划过《Canon单反镜头专家品鉴宝典》、《Nikon单反镜头专家品鉴宝典》、《人文纪实摄影宝典》、《数码摄影抓拍技法》、《数码摄影色彩与光线》、《Canon单反摄影入门》、《Nikon单反摄影入门》等图书。我觉得,对于摄影图书编辑来说,掌握摄影技术,了解摄影领域动态,熟知各种摄影风格,以及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品味非常重要。但是最重要的还是要找准最适合的作者,因为编辑的策划思想都是需要作者来实现的。这些在驴行中认识的朋友,有不少也成为了我的图书作者。驴行、摄影是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元素,“文字世界,摄影人生”就是我的工作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