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上海渡口书店给心灵一个休憩的地方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07/6/1 作者:刘志英

\Images\2005-2009\yx070601T0401.JPG

\Images\2005-2009\yx070601T0402.JPG

\Images\2005-2009\yx070601T0403.JPG

\Images\2005-2009\yx070601T0404.JPG

\Images\2005-2009\yx070601T0405.JPG

书店档案

名:上海渡口书店

书店地址:上海市巨鹿路828号

书店面积:30多平方米

开业时间:2007年1月

图书种类:人文类、建筑设计类、城市文化类

图书数量:1000多种

面向人群:普通市民、喜欢读书的人

店员人数:2~3人

营 业 额:目前大体持平

得知上海渡口书店来自于一个偶然的机会。笔者前段时间正为寻找一些有特色的新书店而焦头烂额,一个民营书店的朋友马上就推荐了上海渡口书店,用他的话来说就是“你理想中的书店样子”。理想中的书店到底是什么样的呢?在辗转找到这家书店的联系方式后,这家书店的面目也渐渐清晰起来。

今年1月,上海渡口书店才正式开业。书店是由学建筑学的高路和一个志同道合的好友一起开的。之所以开这家书店,高路认为,很多老上海书店现在都不在了,现有的书店可选择的太少。尽管大家可以去网上购书,但书店提供给读者的那种感觉是无法替代的。所以,她们就想到要开一家可以为爱书人提供一个看书、选书去处的小店。在那儿,大家可以看看喜欢的书,可以听听音乐,可以聊聊天,可以作为大家一个喜欢的、休闲的去处。目前,书店的采购、经营、日常管理更多的是由高路在负责。尽管繁琐,但是她也乐在其中。由于书店的风格渐渐被大家接受,目前书店的投入、支出处于大体持平的状态。

不少来书店的人是被“渡口书店”这个奇特的名字给吸引住的。“渡口是一个人来人往的地方,可东可西,可南可北。你可以始终坐在这儿看世界的喧嚣,也可以起身前往你的去处,一切都在混沌之中。渡口的意义还有很多,关键看你怎么想。”高路认为,渡口在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定义。

书店所在的位置是遗留和保存了大量的1930年代英式花园建筑及其庭院的巨鹿路,所以,书店也具有一些怀旧气息。从照片上看,书店门前有两个邮箱,给人很亲切的感觉。高路接着亲自介绍了书店的环境和风格。“书店不直接面对大街,中间隔一个小院子,院子里有一棵树,树下面稀稀拉拉地摆放着一些木头桌子和凳子。来书店的人可以坐在这儿休息、聊聊天,特别是在春天和秋天,坐在这里还是很惬意的。门是新的,一进来会发现书店很小,摆放着几个白色书架,比较干净利落,柜子里的书一般也不会放得很满。书店内还摆放着一些线条简单的桌椅,读者也可以在里面坐下来翻翻书。通常情况下,书店里的人并不多,也很安静,能让人沉下心来细细挑选。”

可能是由于店主本身学建筑的原因,书店里销售的大多是人文类、建筑设计类、城市文化类书籍,偶尔也会有一些社科文艺类图书。高路介绍,她并没有把图书进行太详细的分类,只是会在一些主要类别中逃选一些图书放在书店里销售。尽管来书店的不少人认为书店销售的是非主流图书,但高路认为,书店销售的还是主流图书,只是没有特别地对图书进行分类。站在她的角度,她希望还是尽可能地把一些好书推荐给大家。书店在网上的口碑不俗,网友们都认为书店有自己的风格和特色。他们介绍,尽管书店书不多,更新频率也不快,但是选书品位还不错。比较特别的是,店内也会有一些二手的英文书、法文书在卖。像一些比较难找的书、非主流的书也都能在这里找到,如浙江古籍的傅雷译的《希腊的雕塑》、沈宏非的《笑场》、《华夏意匠——中国古典建筑设计原理分析》等书。

由于采购量小,所以高路通常就近去附近的图书批发市场里选购图书。她通常会根据作者、出版社、出版时间、图书质量这几个因素,再加上自己的判断来挑选图书。目前,在书店里摆放的每一本书都是高路亲自选购的。下一步,她希望多选些书充实各类图书,但从品种上来说,也不会有太大的增加。尽管书店才开了几个月,但知道书店的人已经越来越多了,不少人还成了书店的老顾客,经常会来看看有什么好书。“我们也为顾客提供了订书服务,比如他们有什么想找的书,都可以在书店或打电话告诉我,我去帮他们找来后放在书店里。”高路介绍了书店的特色服务。

谈到书店的日常经营。高路介绍,书店现在每天的营业时间是11∶00~21∶00,有两三个工读生店员。平常来书店的人不会特别多,但一般来了的人都会有所收获。近来,书店销售较好的书则有《设计中的设计》、《比我老的老头》、《最好的时光》等。高路认为,图书的价格并不是读者选择书店的最主要因素,关键是书店要能提供给大家一种看书、选书的氛围。由于书店的风格渐渐被大家接受,目前书店的投入、支出处于大体持平的状态。当下,高路最希望的是书店能被越来越多的读者接受,在这个人来人往的地方一直开下去,为每个进来的读者提供一个心灵休憩的场所。(刘志英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