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臧永清:发挥文学出版优势 造一座“经典之城”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23/5/16 作者: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陈麟

1.jpg

相比于其他一年甚至两三年评一次的出版行业奖项,“中国好书”的评选包含年度榜单和月度榜单,频次较高,可以看作是对出版机构出版业绩的一个阶段性检验。“中国好书”的评选客观公正,也越来越深入人心,其影响力已经得到业界广泛重视。

  人民文学出版社有3种图书入选2022年度“中国好书”,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果,离不开人文社在中国当代原创文学出版领域的持续深耕。2022年,人文社推出了很多原创文学作品,如《秦岭记》《五湖四海》《未婚妻》《家山》《烟霞里》《金枝(全本)》《神圣婚姻》等等。今年入选的《燕食记》《乌江引》《漂洋过海来送你》这3种,是人文社原创文学出版成果中的一部分。其中,《燕食记》是葛亮继《北鸢》之后创作的一部全新长篇小说,从酝酿到写作长达7年,做了大量的调研准备工作,他以非常细腻的笔触深入描写岭南的饮食文化,描摹出中国近百年来的风云变幻。这本书一经出版就好评如潮,读者反响非常热烈,我认为这本书充分体现了70后作家的崛起。而作为《漂洋过海来送你》的第一波读者,看完书稿我就觉得这个故事非常巧妙,作者把人性之美写得特别好。这些作品能入选年度“中国好书”,可以说是实至名归。

  经过多年发展,人文社在品牌建设和编辑团队建设等方面做得还不错,已经形成优质资源的聚拢效应。同时,我们始终坚持“重实效”的营销形式,近几年集结名家开展的线上营销、视频营销等活动,取得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也进一步扩大了人文社的品牌影响力。今年4月份,人文社共举办了72场线上线下阅读活动,比如联合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河南日报社、河南省文联共同主办的“寻文明之根 攀文学之峰——2023当代文学论坛暨颁奖盛典”,得到学习强国、央视频等37家全媒体平台的直播支持,当晚全网观看量450万,在抖音、微博话题阅读量8000万,线上产品阅读曝光量近5亿,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人文社之所以在文学出版领域一直保持优势地位,就是因为从成立之初至今,一代代编辑固本求新,不断发掘一批批有生命力的原创作品,从而形成了良性循环。人文社的编辑具有非常强的文学专业水平和鉴赏能力,编辑可以和作家平等地进行交流。人文社在编辑队伍方面建立了传帮带机制,对于拥有深厚作家资源和专业经验的老编辑,要用制度、热情和诚意来挽留他们,多为人文社服务一段时间。现在社里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几代编辑同时在工作。60多岁、近70岁的老编辑,退休后还在人文社接着工作,很像我们的“合伙人”。他们和刚毕业的年轻编辑一起在社里工作,对年轻人来说,这种“在场”的学习和合作是非常难得的。

  一家出版机构在做强主业的基础上,也要积极开拓新的产品线。近年来,人文社组建成立社科出版中心、少儿出版中心、教育培训中心等,发力内容的多元化经营拓展。在文学出版领域,我们是“大哥”的身份,但是在社科、少儿等领域作为“新人”,我强调要克服“小弟”心态,必须以高标准在这些领域逐渐建立品牌影响力。另外,不能急,要给出充足的时间慢慢培育,让它们扎实地成长起来。

  70多年来,人文社一直秉持着“古今中外 提高为主”的出版理念。古今中外的文学经典出版始终是重中之重,这些年来我们还在做一件事——造一座经典之城,这座城由无数的经典作品构成。比如“红色长篇小说经典”系列,精选红色主题的名家长篇小说;又如“中国古典小说藏本”丛书,汇集了25种中国古典小说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作品。还有“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典藏”系列,目前已经出版60 多种,后续还会出。我们要尽可能收录非常好的校注版本,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经典作家作品呈献给读者,为他们提供一个了解、品鉴古典文学的可靠版本。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们2019年参与出版了“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丛书,丛书收录了70部描写人民生活图景、展现社会变革的原创长篇小说。70部作品里,人文社出版的就占了56部。在中国现代文学领域,除了经典作品的出版,人文社还在筹划做新版“巴金全集”、“鲁迅全集”以及中国现代文学名家的文集,为不同需求的读者提供服务。我们做这些书,就是在造一座“经典之城”,并且要不断增加这座城的厚度。今年,人文社还将陆续推出陈彦、毕飞宇、陆天明、李修文等名家的新作,这些名家新作都是作家积累多年的创作成果,将为我们的“经典之城”提供新鲜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