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浙江摄影社求“全”求“真”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17/6/13 作者:孟 叶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孟 叶

在赵孟頫诞辰763周年之际,浙江摄影出版社于今年4月推出了《赵孟頫书画全集》,8开6卷本,首次全面收集了一代书画大家散落于不同时期和空间的全部作品。一家规模中等的摄影类专业出版社,为何会花费巨资和2年多的时间来出版一套书画集,《赵孟頫书画全集》的出版对浙江摄影出版社的意义究竟在哪里,其出版行为的背后,作为掌门人的陶文杰所求是什么呢?很显然,《赵孟頫书画全集》背后是有故事的。

拾遗补缺全貌展大家风范

近些年来,“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的声音,激励着出版社积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内涵,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和活力。浙江摄影出版社社长陶文杰是一位画家,做图书出版30多年,“一直想出版一套与浙江摄影出版社相匹配的立得住的书”。在这一大背景下,浙江摄影社通过大量的调研工作后发现,在中国文人画史、中国书画史的研究中,赵孟頫都是一个不可缺失的关键性人物。目前市场上虽有其书画作品的画集、字帖出版,但集中反映其艺术全貌的书画全集却未有问世。

作为赵氏家乡的文化出版单位,怀着对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敬畏之心,以及为赵氏家乡出版单位的文化担当之情,浙江摄影社在社长陶文杰的指导下,决定将《赵孟頫书画全集》作为全社的重点出版项目启动,发掘、整理、编辑出版赵孟頫现存世的书画作品全集,以填补中国艺术史和出版史上的空白。

既求“全”也求“真”

赵孟頫出生于浙江湖州,在杭州为官几载,700多年的岁月流逝,现在要收集这位元代书画大家的全部作品绝非易事。

为使资料收集整理尽可能全面,浙江摄影社的全国20余家文博单位以及多家海外博物馆、美术馆、收藏机构合作,最终保证收录的赵氏作品均为存世佳作。由于赵孟頫的艺术成就从他在世起就为人称道,他的书画作品也因此为历代作伪者觊觎,加之代久年湮,如今存世传为赵氏的书画作品有一些是真伪难辨或鱼目混珠。浙江摄影社的做法颇具创新,在各地博物馆和专家们先期甄别的基础上,对这些作品以正编、副编分开编入书内。入编前者的基本上为学界公认的真迹,而尚存争议者入编后者,力求完整还原现存作品的原生态。这种做法,是提高也是普及。书中的学术分类、有争议作品的收集,对于文化机构,具有学术价值。人们可以方便地看到赵孟頫的全部存世佳作,也可以选出部分绘画与字帖作为学习之用。

为保证《赵孟頫书画全集》的专业水准和艺术高度,浙江摄影社专门邀请了赵孟頫书画艺术研究权威专家、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任道斌先生担任主编,单国强、单国霖、石守谦3位书画艺术专家担任副主编。此次全集的编撰工作也是任道斌先生30年来的一个心愿,因此,他全力配合编辑工作,与其他几位主编一起,尽心尽力地完成了初稿。

专人专事精编严校

《赵孟頫书画全集》作为一项庞大的文化精品工程,浙江摄影社严把质量关,在每一个环节加强制度的建设和人力的投入,付出了超常的心力。全集的文字内容编辑难度较大,浙江摄影社组织精兵强将,参与文字编校的人员多达10位,审稿与校对次数都是正常流程的2倍,并外聘了20余位专家,解决涉及书法作品题跋中的文字辨识、断句等专业问题。

浙江摄影社还在编校工作的基础上,对全集的编写体例、校对标准等进行了统一,专门建立了书法异体字校对数据库,并约请了在书画艺术领域和古典文学方面颇有建树的专家对墨迹和文字进行了多次审读,严格把关,在内容质量上精益求精,确保该书的文字质量与文献价值。同时,这样一个书法异体字校对数据库的建立无疑会对今后出版社古籍方面图书出版大有帮助。而这套书的编辑出版过程,对浙江摄影社的专业出版能力的强化非常有成效。出版能力的加强对出版社的发展将大有裨益,这也是陶文杰社长决定出版这套书的另一用意所在。

该书的图文设计编排力求简洁典雅,图文节奏有助于愉快阅读。原作照片的图像处理十分复杂,团队还对赵孟頫遗存佳作的损毁部分做了图像特殊处理,以增加视觉阅读的美感。在印制工艺上,全集的封面选用了漆布和特种纸两种不同质感的材料,采用烫金和压凹工艺,方背精装,内页采用高级定制哑粉纸印刷,简洁大气、品质高雅又不失节奏变化和细腻的质感,极具古雅之艺术气息。

当然,这样的大型项目少不了资金的支持。据了解,《赵孟頫书画全集》的出版资金投入达到7位数,这对一家地方社来说并不是一个小数目。好在浙江摄影社的主办单位与主管单位——浙江出版联合集团与浙江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在全集出版的资金方面提供了大力支持,这也是该书得以顺利出版的重要保障。